5/18/2012

無物的主體,虛無的愛

(刊台灣《文訊》五月號)


威廉.戴維斯.金恩的《收藏無物》(Collection of Nothing),本是一部難以分類的書。大量的收藏物件令它很像藝術文件集,而它若有所示令人無法不感到物件背後隱藏小說般的故事,而最後,我發現它其實是一本自白錄,一個看來不可能的故事由一個真實的人去承載並以第一身敘說出來,透過數量以千萬計、重量以噸計的收藏物,梳理人的存在脈絡:傷痕、記憶、執著、愛與不愛,意義與虛無。是因為我們都收藏過物件是以我們受之吸引,是因我們自身銘刻了虛無是以我們把自我認同寄託於它。

作者金恩是從事藝術的大學教授,本書開始於他中年婚變的日子,在日子過去之時他向內心回溯,以其無數他稱之為「無物」(nothing)去進行自我尋找與懺悔。人類的不幸本是共同——我們都曾有過幻滅的虛無,有難以對人啟齒的執著,自大與自卑,過剩與匱乏。

金恩說每個人都收藏東西,尤其在童年時。一如金恩,一如大多數的孩子,我童年也曾集郵,但因為身處當時仍很貧困的八十年代中國廣州,我的收藏也是數量稀少,不值得向人展示的。而後來我在九歲時移居香港,其後在念小學的數年間,我一直收集見到的香港女性名字(只收集兩個字的)。這個興趣不知是如何開始的(好像有一個荒誕的原因是希望做造句功課時可以一直用不重複的人名),總之我在報紙、雜誌、電視、傳單、學校名冊、電視周刊裡看到女孩的名字,便會將之抄寫下來,分類排列在最常見的大本紅黑硬紙皮單行簿裡。分類的方法是根據第一字排列,因為是手抄的所以次序很粗糙,並沒有按筆劃順序。香港特別的女孩名字不多,完全無法分類的很少,嘉、淑、嫻、儀、婉、怡、芳這幾個字是最常見的。我想總共收集了幾千個名字吧,我因此從小便能在很短時間內在大堆文字或極快消逝的字幕中一眼抓到女性名字。每當我翻看那些紅黑簿子,幼小的心靈裡竟生出一種安定感。是因為人的名字可以讓一個移居異鄉的小孩感到可以掌握周遭陌生的世界?是因為女性的名字讓我感到被同類包圍而不孤單隔絕?是因為女性名字的用字的溫婉讓人可以對之產生美好想像?

在虛無的日子我們需要錨具,定位自我在世界的存在位置。在消費時代我們倚仗擁有的事物,以一種後結構的方式揭示意義;而意義不免通往系統,那就是進一步的,收藏。同類型的物件,堆積,聚攏,圍繞著虛無的主體,它替我們展開世界,陳示意義,同時也把意義和世界收減凝縮到我們可以掌握的範圍。收藏物界定主體,以後結構的方式詠唱意義的詩篇。

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寫出詩篇的。有一個朋友的面書相冊叫做「I collect therefore I am」,看的時候好不羨慕。她是藝術家,收藏紙牌、胸針、碗具、錢幣、印章、鈕扣、松果,都是那麼精緻,總是讓我自慚形穢。我收藏的名字從來沒有向人展示過。初中時我收集在文具鋪裡買到的台灣產文藝書籤,國畫配古詩詞、水彩少女畫伴著抒情短句,風景照片與流浪的夢想,花朵和咖啡的日常生活……港幣1至1.5元,我只選自己喜歡的,然後接近全套買下,都收在台灣產的書籤收集冊裡,數量約計也有接近二千。以前我去的文具鋪子接近蕩然無存,書籤冊則收在家裡的櫃底。我曾向大學友人展示過一、兩次,看見他們眼中浮起狐疑而不知該如何反應的神情:這有什麼好收藏的呢?它們格調不高,價錢低廉,實用性低。

這種帶著恥辱感的私密感,便是來自於金恩所稱的「無物」。金恩畢生努力沉迷於收藏無物:冰冷的舊五金如齒輪,圓環,軸承,橇座,好幾鎊的螺絲與鉛帽,三千張名片,撲克牌的鬼牌,七千張辭典裡剪下來的迷你小圖,幾百個信封內裡圖案,上萬種各式商品標籤,代幣,貼紙,鈕扣,過期信用卡或假卡,食物/牙膏/洗衣精/燕麥片的包裝盒……這裡提到的只是他收藏品的冰山一角。

收藏者往往喜好精美,講究收藏價值,對收藏物的知識系統津津樂道如數家珍。但金恩則相反。他一再一再強調,自己選擇的收藏品是別人眼中看來毫無價值的,很多是撿回來,舊物拍賣會上留到最後都沒人要的東西,使用過的,剪貼的商品標籤。他喜歡談自己的粗心大意、笨手笨腳、自卑與自憐,包括在舊物拍賣會裡購入一套但丁.加百列.羅塞蒂的詩集,並以為這是寫《神曲》的但丁。而他竟然後來真的去讀了這位名頭並不算響亮的前拉斐爾派詩人的大部分作品——這更能顯示出他無論如何要把偶然的命運執行到底的偏執。

《收藏無物》裡面頗有一點心理治療和精神分析的影子。金恩認為,他這種「撿垃圾」的執著,來自於他家中有心智缺陷的姐姐。金恩的早年生活深受姐姐的陰影壓力,他極欲將姐姐從自己的生命中排除出去,或是他自己的逃逸,或是將姐姐送入瘋人院。但到姐姐真的入了瘋人院時,在他心中又埋下了深藏的愧疚,以至自我厭棄。以至他到寄宿學校讀書,看到那些有錢的同學所收藏的精品,自慚形穢無地自容,反面引證他與姐姐無可迴避的血緣天命。收藏無價值的舊物,令他在富同學中成為特異、擁有尊嚴,也同時是他與姐姐生命的無聲印證。

收藏物其實只是意義的折射,如同月球折射太陽的光線,它本身並不內置那些意義。而金恩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收藏之物是如何「沒有意義」、會被他人棄如敝屐,這種反面辯證法,令他的沉溺看來像黑色吸收熱力一樣。

很多金恩的收藏,其實是他的生活軌跡,例如吃過的東西、看過的電影,也同時是他對外面世界的張望。我也有收藏電影票根貼在小筆記簿裡,在旁簡單記下和誰看過。這完全不是誇耀,只是想記錄生活。有段時間收藏停頓,因為我以為日後所有電影都會和同一人去看所以記錄已無意義。收藏—愛—意義,是本書的推演主題。金恩在書裡坦承自己絕望地需要愛,在情路上多番跌宕。收藏其實是愛;而如果收藏物介定收藏者,那麼等待被擁有的「物」,其實反映人希望被擁有:「我們生來就希望被擁有、被緊抱,生來就是可收藏之物,運氣好的話,永遠都被當成無價之寶。然而,愈認自己就愈容易自我懷疑。愛情中的交換(接受對方、給出自己)尤其如此。這時,價值的問題就會浮現。我們是全新品嗎?我們的裝幀缺損多厲害?書衣破角多糟?內頁褪色多嚴重?更重要的是,我們珍貴嗎?收藏模仿愛,而愛又模仿收藏。」

《收藏無物》開始於作者要結束一段婚姻之時。他的東西都被丟到車庫裡,也就是說,他再次到拋擲入一個孤單的境況,被迫認知並接受,有些東西除了對他自己以外,對他人而言全無價值。並且,這些他竭力擁抱之物,會變成他與親密的人之間的障礙——他之後交的女朋友,分手時說,她終於可以如釋重負,不再受這些收藏物困擾。收藏物令主體不再孤單,但那是在隔絕的主觀世界裡,在現實裡主體或許更形隔絕。

肯認孤單,同時回溯傷害。那麼治癒呢?全書結束於金恩最後找到了他的新婚,兩個女兒亦表示會接收他的收藏。我不禁認為,此章太有「療程完結」、「成功治療」的味道,失去了虛無之美。那些不能被治癒之物的悲傷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