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2013

明報三篇網絡書評

為明報寫這三篇書評,趕稿趕到命都無;下大雨常常困在屋內, 也常常泡網絡,也快成病了,須要抽身反省。三篇互為網絡表裡,三本都是值得去看的好書。其實還有一本《微寫作》我也很喜歡,但是真的沒力氣寫了。寫完,應要掛網,這幾日開始看董橋,以無盡的作家名字、書名、舊物細節,洗掉自己腦中的瑣碎煩音。



網絡書評三:網絡我執:過度膨脹的自我






網絡往往讓人感覺到自己能做到的事很多,於是不少網民易有自我中心病。網絡好像必然能讓人對自己的重要性與能力產生過度自信,例如認定自己必定能在線上功成名就。網絡大概是現世界最大的夢想域,想想,google是在貨櫃車裡誕生的、朱克伯格還不到三十歲,更別提各種靠youtube上位的年輕人……太多太多無名小子一夜成名的故事了,傳奇太多,導致人過度自信到相信一個浮誇的行為可以名揚天下:例如在ebay拍賣靈魂(最後以400美金成交)。這種浮誇症往往表現為對歷史的無知,因為網路就是一場大夢,你在夢中相信並大喊自己可以超越歷史的必然而成為唯一的第一人,很少會聽到反對之聲——雖然事實上,網絡因其橫向傳播的性質,其實催生的是互相模仿。浮誇者的互相模仿——這景象想想都夠累人的了。



網絡書評二:分享.公共.網絡行為法則


賈維斯也很切實地提供了幾個網路行為忠告,這裡只選其中部分分享:
.「誠實法則」:坦白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無意隱瞞」是理想的網絡人格。
.「酒後慎行法則」:如果你喝醉了或者很累,就有可能淪為一時的流氓,或者直呼白癡為白癡,這些你都將在清醒時後悔。
.「別餵流氓法則」:如果有惡意挑釁、藉攻擊搏取注意的無賴,你應該驅逐他們、清除他們留下的垃圾,網友們都會感激你的。
.「別當白癡法則」:這條法則需要大量案例才能參透——例如一名陪審員開審前在臉書上說「宣判被告有罪想必很有趣」,就是示範了何謂白癡。

 

網絡書評一:網絡造假


網絡媒體,流量重於真理,流量等於影響力,點擊就可賺到錢,甚至不需獲得認同。一個博客,要讓其POST「不須經營」,「不能不些 (SHARE)」,才可以在。鼓動激勵性的情緒,如激動、興奮、憤怒,據說這種POST遠比呼喚同情、悲傷、黯淡和面目模糊的POST容易獲得轉發。而如 果,你寫得好像會威脅到人的行為、信念、財產,該文章就會像病毒一樣擴散開來。網絡博客需要的是極端化。

最近《蘋果》的助理總編輯蔡元貴,在網上發表了〈求真不是求HIT RATE〉一文,反對蘋果推行網站靠點擊率分紅的政策。當然,弔詭地,這篇文章獲得的點擊率極高,遠勝提倡點擊分紅的報章高層。因為它掌握了博客殺出重圍的三大要素:爆料、具名的業內人士信譽保證、值錢的筆力,它是靠點擊去討生活的一個範例,就是好像不賣任何人的帳。

5/27/2013

難以窮盡的少女——讀曹疏影《金雪》


我家樓下有一家很老的粥麵店,白粥奇佳,溫香豐潤不可方物,我簡直是吃上了癮,深宵常常買回來吃。在書桌上鋪開,用大黑陶碗盛,便想用曹疏影的新詩集《金雪》來送。這可能是因為,《金雪》的書名,很配合這碗像急速消融於胃部的暖粥美物。我記得,在咖啡店裡讀疏影的上一本散文集《虛齒記》,也是餘香滿口的,直覺生活裡就應該有這樣好的文字相伴。

但其實《金雪》並沒有那麼容易消化,它不是點綴的小菜,是要小心溫柔仔細捧讀的,像稍縱即逝的天啟閃光。想起張愛玲形容,像手心裡捧著的小火焰,會燙到心頭發疼的。

袖中小箭

曹疏影的詩一般不長,篇幅短,段落也短,很多時極其尖銳,以武器論,是像袖中小箭,覻人一個不覺便刺中心臟的,中箭還看不出其手法家數。比較極端的像是〈辯詩後作〉:

「反駁這一汪水淺
山有天埋住
我吃一顆橘子
酸這光年一下」

這詩之短小除了在於行數,並可集中地放大曹疏影的語言習慣:她似乎偏好一步到位的單字動詞(吃、酸),以及具虛詞的附加結構(埋住、橘子)。這是把原本已經極薄的詩再削薄,精刀細作。可以想像,如果把這些單字動詞、動補結構全部變成聯合結構,如「吞嚥」、「酸澀」,整首詩的重量會增加,造成繁複的感覺。然而詩人的意圖如此便更明顯,她想要這首詩極薄極輕極銳,四行中竟有三個「一」,更加上「水淺」的意象,取向鮮明。

因詩而辯,往往絕無結論,而又如同生死大事,非常沉重。既云「辯後」,則應當是與辯論的深入有異,此詩有如同要甩掉重量般的姿態:先由有較形象化而詞語意象有重量的第一句,再到第二句以極簡字詞舞動「山」和「天」、「埋」這樣重的詞,到後來宛如少女佻皮而目空一切的姿態。而本詩所呈現的極端的輕、薄、銳、靈動的變化,可能正正是詩人在詩辯中堅持的立場:詩是一步到位的尖銳。這種尖銳如果用於諷刺,可以尖刻如一掌摑來:「中國留學生彼此傳告:/見你的膚色就躲/再淺點也不行/除非比他們淺/比和他們一樣年紀的人/縫出的皮包淺」(〈你是誰〉)。

豐潤感官

曹疏影對於字詞打磨到極薄極銳,但如上所說,她選擇的動詞都是極具挑釁姿態的,彷彿有種不屑。同時,曹疏影在選擇名詞方面則極花心思,因為名詞較影響整體意象。比如另一首我相當喜歡的短作〈霧中詩——給黃靜〉,二個女子又是不知在吃什麼(或有人另文去研究曹疏影詩中「吃」的意象?),「你吃一個我,我吃一個自己」,接下來則是「宇宙吃青梅,隨口啐核,都是我們的白晝」,意象好不青翠鮮明,「吃青梅」,便令意象偏向女性,隨口啐核又是不馴的少女意象,以白晝呼應宇宙,則免於墮入一般婉約女性的彙臼。如此,二少女霧中摸索,便可一轉而成挑戰:「在霧中扔石頭砸這霧/不砸/世界不開花」。                            

以鮮明名詞配合短薄而成驚喜的動詞,曹疏影便有了獨樹一幟的冶艷意象。她的意象其實亦常繁複多彩,如〈黑盒〉,寫中國的當下景,有極其熟悉點睛的「粉珠手袋」;寫歷史事,是「有一段花紋壓得最深/在五代石菩薩銷蝕了的眉骨裡」;寫不平,是「一段關於黑暗的花紋」、「鐵軌如喉音被截」——但一轉又是極其柔軟透明:「且把這玉色的心事含在口中/讓我們沿空淡的花莖上升」,感官豐潤又可轉為重彩:「裂在膩粉重金之外/看那晴天寶傘的瘦鍾馗/看那殘樓瓦礫中穩坐的金絲鬼」。

所有型態的少女

曹疏影實在是不易捕捉的,她的作品裡當然有中國典故,古典的詩詞小說裡來的意象,都是信手拈來,但又時有外國節奏和調子。如濕潤的草原上鹿印凌亂,可以循跡去找,整體的語言,卻不易辨出蹤跡,如羚羊掛角,不知來處。就算筆者像《天龍八部》裡嘮叨絮念的王語嫣般說了許久,但大概是因為未讀遍曹疏影的琅環福地,所以並不易看出總體家數。我問疏影,是否要花很多時間煉字削句?她卻說,相反,是極快寫就,往往都是在往返家裡與工作地點的長途地鐵上揮成。這真是香港詩人的苦處,欠缺第三空間(the third place),往往都是在交通工具上洗滌心靈。但卻也看到了曹疏影的驚人天賦:極快地進入狀態,靈思不斷,隨手剪裁,不拘一格而精神面貌統一,時常能夠輕易解散這個壓迫人的現實空間。

但說到精神面貌統一,《金雪》其實頗有一般人不能理解之處。書中所收詩作,其實面貌繁多:女童,少女,情人,母親。詩人似乎極其依戀童年在哈爾濱自由成長的自由懵懂,而其精神面貌則一直保持少女狀態,隨手可見;而如果她願意,她就是姣好可戀、一握可破的情人——而那麼快,她要學習做一個母親,面對一個無法割捨卻端然存在的生命,學習愛,學習成長,學習給予。一切如光陰金箭,瞬間集中,其負重乃獨心內自知。我想,其實所有同齡的女子們,都要面對生命如此迢迢暗遞而來的莫名狀況,一邊依戀一邊揚棄,一邊俯身一邊飛升。而詩,則是如此奇妙的場域,容納我們的分裂與統一,世間女子難以窮盡又意圖窮盡的願望與狀態。


《忠烈楊家將》,或者,勇武








如果這幾年復興的功夫片,與本土的作戰鬥志、捍衛意識有同生同步之勢,那麼今年的發展似乎再上升了一個層次。有說《毒戰》、《忠烈楊家將》重新發揚「同歸於盡」的港片本色,前者較獲注意,而後者較少人談論,姑且將後者與香港當下現實結合,作一次借題發揮的錯位移植思考。

勇武一說由陳雲提出,大概意指為了捍衛本土利益而有殊死一戰的心理準備,也不避動武以至有暴動的可能,為一激進的行動派綱領,因而被指有悖於「非暴力原則」。之前的本土勇武社運,往往表現為與水貨客對罵之類,論者多不以為然。最近看到陳淨心等人組成的「愛港力量」(下稱愛港力),一再踐踏真普選聯盟的佔領中環論壇,我開始忍不住想「勇武」的問題。

愛港力在遊行踩場、在電視節目上作醜惡反對派,其實都是小菜;是到了踩真普選論壇場,才看到這種爛仔組織的意義。戴耀廷等人,遇上愛港力真可是秀才遇著兵,無著力處。而這種純為破壞而來的組織,要成功實在太輕易。橫豎撕破臉皮,他只要來不守秩序大吵大鬧,你的論壇就無法進行下去,他就已達到目的。有位攝記朋友感嘆,第一次愛港力踩場令論壇腰斬時他在現場拍攝,感覺極為可怕,因為那群人與一般的示威者不同,有種瘋狂的感覺,他直覺鏡頭一移開這些人便不知會幹什麼,是與維園阿伯不同層次的超級武器。

對付愛港力的招數不多:戴耀廷的君子式就是請敵對陣營來論壇,希望他們有機會發聲就不用鬧;另一種是挺而迎擊戟指互罵,從學民思潮的少年到無名網民到黃衣信眾都試過,但這只能即場有效,普羅巿民分不出來,會覺得那堆人都是嘈閉閉好煩,整體對佔領中環留下壞印象。更有甚者,城大校方出於政治壓力,建議不再提供場地搞論壇——這極度荒謬,有擺明著鬧事者不去懲處阻攔,卻反過來懲罰受害的主辦者,簡直是一種擲毫時「公我贏,字你輸」的屈機邏輯。這豈非楊家將在臨陣時的絕境?前有仇人遼將,後有對頭潘仁美,裡應外合要將心思純潔者置於死地。

廖偉棠曾在臉書埋怨說,什麼時候香港變得這麼野蠻落後了,連「忠君愛國」都宣揚起來了,我猜他想著的就是《忠烈楊家將》。不過港式的「名不符實」就是,所謂愛國或忠君,在電影中只是為角色的行動提供一個理由(作為劇情動力),無論命令來自宋帝/楊令公/,得到一個命令,而後行動,更重要的毋寧是在過程中維護自己的尊嚴。于仁泰一向非常直觀,我有時覺得他是用顏色思考的。《楊》的忠君愛國概念其實非常模糊,但重點是得到一個認同的指令,便可以一往無盡奮不顧身的去做,如梁文道所說,「做些什麼honour番你自己」。

《楊》中的勇武姿態,對目前欲守衛香港的人,有揭示意義。楊家將有傳統,有軍容,有紀律,遵將令。《楊》目的仍是自衛,勇武不是挑釁,《楊》對於無謂的犧牲非常無情:楊七郎逞性子打死潘國舅,間接令全家遭陷害大難;出於衝動去向潘仁美搬救兵,明知死路一條還是破口大罵,被萬箭穿心、穿口而過。至於楊二郎受私情所絆燈蛾撲火,抵擋不了一瞬(相對而言楊大郎全力斬殺大半遼將、為逃走的兄弟拖延了好長時間),電影同樣冷酷地讓他被馬蹄踐踏而亡。這兩種死都是毫無價值的。

勇武需要智勇雙全,奮不顧身的原因有二:一是為了承諾(帶父親回去),意志堅定超越肉身;二是為了維護其它人,楊家各將都有為同伴而犧牲性命的無私準備。如此,才能成為一種感召。有人認為《楊》是父權的終極彰顯,我倒覺得,《楊》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題,是背負與承擔。楊六郎本來姐手姐腳、不敢殺人一片迷茫,但到了自己是最後一人,卻澟然成長,向遼將說「我背負的比你多」,不與之作意氣之爭。諸大哥戰死而兵器被敵將所奪,楊六郎最後卻巧用這些兵器殺死實力在己之上的敵人,也顯示勇武不是唯我獨尊,而是繼承先行者的智慧、力量與意志。最後六郎成功把父親屍首帶回雁門關內,身上還綁著諸兄弟的兵器,好不沉重——原來,勇武若要可敬,不只在乎血氣之勇,還在於背負的重量。

此文寫出來或許也要遭罵;但筆者只願,我城能有真正的勇武英雄,超越爛仔邏輯,以澟然之姿阻擋搞局的惡賊,為正義築起守護的城牆。


六四是良知與勇氣



是否參與六四維園集會成為城中辯論的議題,不少人批判支聯會的六四晚會,尤其「愛國愛民,香港精神」受到甚大反彈。六四與香港精神不能說沒有關係,經歷六四洗禮的一代,如今仍是香港本土的中堅一代,但這一代,有其獨立精神,不會完全服膺任何帶頭領袖,常常批評支聯會。

香港精神當然不是愛國愛民,不然六四就不會令人這麼刻骨銘心。難得有首歌,也只是〈愛自由〉。香港人現實、拜金、無夢、縮骨;然而在八九年,受到感召,愛國的人之外,平民百姓也行動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坐在大球場唱歌抒發心聲,萬般無力我們還有淚水和燭光,自己的肉身。

超越利益的良知

什麼是良知?有人與我爭辯,說香港人對於強國人而言是雞蛋對石牆,「無視自己處在雞蛋地位而誓要做浪漫左傾小資(即同情強國人),不但是愚昧而且是缺乏良知!」我回答:我倒真是沒聽過「良知」是和自己處在什麼地位有關的。良知是天賦的道德能力,與生俱來的善惡分辨能力。良知就是超越人的位置,超越性的道德直觀。見孺子將入於井,人無不有怵惕惻隱之心,伸手欲拯救,甚至一直承擔使命。良知或會被說成不智,因為良知本是不經計算的。大哲學家康德在《道德形上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指出只有「好的意志」(good will)才是無限地好;在世界以內或以外,除了好的意志之外,我們不能存想任何無限之物。 所謂無限地好,是指「在任何情形下皆是好」的意思。康德認為道德行為是一種「義務」,甚至不看是否能達到目的:出自義務的道德行為,是不受任何愛好或利己心的驅使,純粹是出自義務自身:由義務而出的行動是排除個人之喜好,所以出自義務的道德行為是出自善意本身,自善意出發的道德律,才具有絕對的善。而這種道德法則,是先天、普遍、必然的。

六四就是香港人不計利益、不問後果、一發不能收的良知。良知或會受日常生活掩埋,但迸發過的集體良知光芒還可以照亮很久很久。港人的紀念六四行為,讓這個金融掛帥的城巿,在道德層面獲得世界的尊重。

無懼的勇氣

良知召喚勇氣。我們深知,在六四中被殺害、受傷的平民,都是勇於對抗強權,為同伴擋子彈、肉身擋槍炮而致死的。王維林在坦克前隻身擋駕,那孤獨的身影何其震撼,我想他絕對不經計算,只是出於道德的直觀感召。大學時我把王維林的照片放在案頭,寫著「希望能擁有,這樣的勇氣」。我知道像我這樣的人很多。

看看受到政治迫害、被港共政權一次又一次抓起來的人們,他們都有六四的經驗。其實還不明白麼?能夠為香港、為民主而死的幾代人,都受過六四薰陶洗禮。因為在我們眼見的世界中,別無目擊的、如此近距離而巨大的良知勇氣真人行動。年輕的一代不曾經過,但很多孩子願意去維園了解一下,這是很好的。他們將來會守衛香港,根據良知而勇敢行動。如果要把六四和香港切割開來,那是要把良知與勇氣的集體經驗從香港人的血肉中割離。怎麼可能?

(刊經濟日報)

聲之善惡



《聲之善惡——魯迅《破惡聲論》、《吶喊.自序》講稿》

汪暉著
20131


汪暉是當代中國的重要學者,以研究歷史與文學出身,在現代性理論、左翼理論也做了很多重要的著述。《聲之善惡》裡面收錄了他的兩次演講,分別講解魯迅的兩個名篇:〈破惡聲論〉(下稱〈破〉)及〈吶喊.自序〉(下稱〈序〉)。汪暉的博士論文是研究魯迅的,本家功夫自然有追看的價值。

汪暉分析,〈破〉代表了作者寫作的志向:它是用相當艱澀的古文,而非比較暢順的「文言文」,因為宋以來的文言文乃是科舉取士的工具,但唐代前的古文卻是當時的口語,正與魯迅支持的白話文運動方向相通。〈破〉表達了這樣的狀態:在喧囂但幽暗封閉的社會中,呈「寂漠」之態。而這需仰賴每個個體以內在的光芒(「內曜」)去照亮,表達自己的「心聲」,成為不流俗不盲從的「一二士」。換言之,魯迅認為主體須在差異中體現:每個人都須以獨特的語言表達去創造,激發其它人的表達,達致群體的啟蒙。

〈破〉講的是主體的建立之道,但〈序〉卻從主體的幻滅開始。《吶喊》本是中國現代文學之父的第一本小說,文學史上不朽的開始,但裡面講述魯迅開始進行小說創作的原委,卻是從革命的幻滅開始。〈序〉乃是一篇精彩的追憶,裡面滿是知識份子沒無出路的寂寞。魯迅之不同常人之處在於,他的主體性是忘卻,記憶才是被動的;汪暉認為,主體行動的失敗,轉化成魯迅的「夢」,而魯迅的敘事者對夢則是不由自主地堅執忠誠。汪暉說,魯迅對於新知識、新倫理和新世界的向往、認同和忠誠只是一個夢,是一個通過對自己熟悉的世界的否定而建立起來的一個夢。

近年旺暉的聲名不大好,一則是年前他被指抄襲,二是有說他近年「好為國師」,以左翼理論為中共的統治提供理論基礎,又在國際上討好左翼理論派。筆者本是汪暉粉絲,但看此書時亦抱存疑,不全盤接受。例如魯迅之反對封建迷信文化,素為共識;而汪暉則分析魯迅對宗教的態度是「反宗教的宗教思想」,然後推衍孔教應為今日中國所應推崇的代表性宗教,難免令人狐疑。魯迅判斷從不搖擺,他反對迷信,又不信任儒家等傳統思想,怎麼可能從魯迅推到孔教?兩篇演講,推到後半部都有些類似的疑點。但前半部分析魯迅的複雜與矛盾,汪暉始終是世上最好的解人之一。

5/25/2013

筆戰論

日前有人彷彿在本報上點了我的名,但名字卻寫成「鄧小嬅」,如今這個時代真有趣,連下戰書都會寫錯收件人。

我的嗜好欄上通常有四項:寫字、讀書、聊天、筆戰。讀書時在當年粗糙的討論區,與人討論文學;後來在獨立媒體上討論時事;也常在自己的blog上擋踢館者,一個打十個(真實數字),也有惡女之名。喜歡筆戰,除了好辯外,乃因喜歡知識:以前的對手常用理論脈絡套人,所以開戰準備是全力磨刀看書,開戰是把知識演練一番,覺得比寫paper更實用有效。

本人日前因呼籲藝術需要反思而遭改圖醜化,有朋友感嘆是香港言論空間的黑暗低潮,網絡滋長了完全沒有底線的私怨攻擊。本來依我性格,門前叫陣,一定須應,不然,就回家裡休息算了。日後人家就會當你是廢物,不再尊重你是個論戰對手。初出來寫Blog時,四周同文都是隱性文藝青年,很容易擦槍走火,這種人就要收火對待;現在網絡上最活躍的某些「字頭」,部分行為接近黑社會聚眾尋釁威嚇,我是絕不低頭。但後來想想,今次來叫陣者,竟聲稱連爭拗的中心點──即我的訪問都沒看就來插話,反智毫無恥感;名字又寫錯;且文中七成的連接詞均有問題,通常這代表邏輯能力出問題。一再破了文人的底線,再應戰者不是筆戰,而是罵戰了。讀書人一夫當關,網絡罵戰則靠人多口爛。

我愛惜有要求的報紙,而在的士上仍見《am730》的廣告是「香港要有品」。若專欄版面用來讓個人用以講些無人有興趣知的瑣屑八卦,攻擊個人,就是公器之敗壞。梁振英上台以來,香港的言論空間一直敗壞,爛仔大增,愛港力是為好例子。他們把香港變成我們不認識的香港、迫我們住不下去,他們就贏了。

願香港澄明靜好,各處爛仔不再騷擾他人。這次回應就不點名了,《莊子.德充符》:唯止能止眾止。

(五月二十日刊《AM730》)




5/23/2013

藝術.觀眾.藝術館




拜霍夫曼的黃色巨鴨,以及西九的「充氣!」展覽所賜,近月社會上對於藝術的關注與參與度大增。文化界等了多久,才等到藝術成為城中熱話呀。

缺乏討論與教育的土壤

但由於目前香港尚未有一份專業、定期、有規模的藝評刊物,一切是由網上首先發酵,而網民較鍾情那些引發極端反應的事物。於是一方面是看到千萬對於藝術本無興趣的人,被鴨子徹底征服;一方面,則是部分網民及網上評論家,被當代藝術殿堂級人物Paul Mccarthy所製作的《複雜物堆》(Complex Pile, 2007),一堆巨大的褐色充氣糞便,大大激怒,又以公帑等角度攻擊西九的策展,甚至欲否定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整體。種種背離當代藝術基本假設的言論(包括說後現代藝術無法在香港產生對話,這種講法完全抹殺了周星馳之存在),令一些年輕而對藝術有基本認識的博客,又撰文反擊。數數下來,其實這些非專業人士,也催生了很多篇關於藝術的討論。而一直在藝術專業內工作的藝術家呢,則很多陷於失語,香港藝術家本就不習慣為自己宣傳辯護,何況這樣沙塵滾滾秀才遇著兵的狀況。

藝術是博大精深,多樣化到幾乎無法劃出界限與範圍,很大程度上倚賴教育。其實藝術書籍相當的多,無論是翻譯還是出自於華語作者的書籍,目前在巿場都不難找。反而是本土出版的藝術書籍,自從九十年代以後,普及性的著作就甚為稀少。筆者期間返讀很多求學時間的藝術經典(如《THE NATURE OF ART》、《FIVE FACES OF MODERNITY》),其中亦翻到亞瑟.丹托的《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一書,這些都有助我們了解西方藝術的發展、現代藝術以來不斷被挑戰又更新的基本假設、還有被這麼多人質疑的當代藝術。

沒什麼好看的藝術

香港的問題是,藝術普及教育一直做得不好,民眾缺乏討論藝術的基本概念和詞彙,一般就是「美/醜」,然後就講到錢。而現代藝術則在上世紀20年代已經進入對自身的反思(包括性質、材質、技巧、構成元素等等),對一般民眾的啟蒙作用減少。自60年代末以來,亞瑟.丹托與一眾論者提出「藝術終結」論,這是指,藝術自從不再必然擁有與現成實存的物件相異的外觀,也沒有了歷史的藩籬,什麼都是可能的。也就是說,此後,飛花摘葉,甚至不實存之物,皆是藝術。這對於一般不熟悉藝術的人來說,理解的挑戰更大。從60年代以來,藝術經常拒絕滿足我們觀看的期待,藝術常常是「無野睇」的。

《在》一書花了很多篇幅討論藝術館應以何種形式存在,裡面引著名小說家亨利.詹姆斯的《金碗》情節為例,主角要蓋一座在山坡上的大宅院式美術館,「其門窗為普羅大眾而開,他們或心存感激,或滿懷渴望;廣博高深的知識綻放陣陣金光,帶給這片土地祝福和希望。」在香港,大概不存在這樣的理想觀眾群;相反,港人觀眾是一邊罵一邊還是去看去拍照,反應直接如稚童,從來不心存感激。

這就是沙漠。但是,反過來說,當代藝術的叛逆本已被習以為常、幾乎無法再引起任何反應,但卻能在香港激起六十年代初的保守社會才有之強烈反彈,這也算是某種好的年代。

尊重和包容?佛都有火!



(第一次登蘋果論壇


晚飯在茶餐廳裡看《鏗鏘集》,有參加五四升旗禮的中學生說「五四精神就是尊重和包容」。編導看得真準,甚至不必安排論者反駁,回到家網上已經炸開批判的熱鍋。把五四的激進精神講成尊重與包容,是可忍孰不可忍。五四時大學生罷課、上街、火燒趙家樓、痛打恥辱條約的章宗祥;北大校長蔡元培,少年時還組過暗殺團、研製炸彈。蔡元培墓在華人永遠墳場,有膽子到蔡公墳前跟他去講土共那一套尊重與包容,試試老天爺會否劈下天雷。

五四時,激進救國是知識青年的主流觀點。魯迅說過,中國人太過保守,如果你要他在屋裡開一個窗,直說是不行的,定要說成要他把整個屋頂掀了,他吃了驚,便會同意開個窗子。如當時希望推動社會接受白話文,錢玄同的策略就是主張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迫保守派靠向接受白話文。

中共扭曲五四,其來有自。因為獨尊毛澤東領導的農民革命,於是便把五四運動貶抑「過渡時期的小資產階級的改良主義革命」。且別忘了,五四期間宣揚激進、服膺共產主義理念的知識份子,後來在共產黨治下吃盡苦頭,批鬥他們的藉口就包括在五四期間的不夠徹底。八九六四之後,中共統治出現意識型態空虛,近年嘗試在傳統經典中尋找信念,但還是用中共式的扭曲手段,結果搞出孔子和平獎的國際級笑話。五四在八九十年代言論較開放的得到過一點平反和尊重,現在又出現新的扭曲。

而香港的洗腦層次,又比內地更低一級。你看之前的國慶大片《建黨偉業》,也絕不至於斗膽把五四講成尊重與包容。我記得有次看論政節目,某左派青年領袖被迫急了,就說出「儒家的精神是守時。」笑得我人仰馬翻,原來儒家精神是個鬧鐘。至於現在,就說五四精神是尊重和包容。這種洗腦教育,就是要把他們豢養的青年都變成文盲。

尊重包容不是不好,但不輪到中共說。他們是迫你連在茶餐廳吃飯看個電視,髒話都情不自禁衝口而出。一邊口說尊重與包容,一邊派出愛港力,連大學裡的論壇都踐踏。這種手段,連佛祖都要動金剛怒,菩薩也包容不了。但求天雷早早劈下。